2018年9月3日下午,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正式开幕,会议宣布,为推动“八大行动”顺利实施,中国愿以政府援助、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,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。
在过去的2015年至2017年中国私营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额超过了600亿美,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。
为什么要投资非洲?
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王洪一说,这是因为中非的产能互补性非常强,非洲的发展潜能又会带来巨大的市场 。中国有资本、有产能、有技术。而非洲的需求则是工业化起步,需要资金,需要就业,需要摆脱国家经济只能靠“往地下挖”的状态。
非洲有着丰富的资源,如原油、锰、铜等;但这些资源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开发,且被西方国家以低价压榨掠取。中国可以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。王洪一介绍,中国从非洲进口的铜、棉花,数量比国产的还多;中企在非洲的油田项目则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巨大帮助。
合作共赢
事实上,2000-2010年间,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速是5.4%,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。据测算,到2050年,非洲的人口和劳动力将占世界的四分之一。持续的城市化进程、大量的年轻人口,将在未来带来工业化推进、消费增长、规模经济提升,这一切都将为在这里投资的企业带来更大机遇。
根据《福布斯》的测算,在整个非洲,“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一年产生的收益约500亿美元,对中国公民来说,这直接和间接变成了大量的就业机会”,“非洲代表着一个重要的经贸前沿领域”。
非洲人很明白,中国的外交实践中从来没有殖民的污点。中国跟西方最大的不同,就是与非洲平等相待。
经济上,中国需要非洲的资源,是公平的买卖,还帮助非洲进行产品资源的深加工;中国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再加工,例如尼日利亚的石油经过中国的加工成为柴油、汽油,再次进口到尼,延长、完善产业链;不光把中国制造送到非洲,也帮当地搞非洲制造,帮他们把原料变产品,而且可以把产品销往欧美市场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将来世界上不仅会看到中国制造,也会看到更多的“非洲制造”。
尼日利亚的《先锋报》是这样说的:“与西方不同,中国不霸道,它没有宣称它的敌人必须是我们的敌人,也没有要求盟友加入地盘争夺战。相比之下,当美国人与其他国家作战时,例如与土耳其和伊朗的持续争端,美国坚持,其他国家要么加入经济制裁,要么受到惩罚。中国人告诉我们,蜡烛不会因点燃其他蜡烛而失去亮度,而是让世界变得更加明亮。”
肯尼亚的《民族日报》则更明确地指出:“对非洲来说,中国是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。它努力打破基于几个世纪欠发达的古老的‘贫困陷阱’。”
6500多公里铁路、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、200多所学校、80多座体育场、数十座政府办公楼、议会大厦和大量的机场、港口,非洲通信的现代化,以及常驻2000多名维和战士对和平安全的努力、几十年如一日对非洲公共卫生的改善……这就是中国在这片大陆上交出的“答卷”,这些务实的行动胜过一打又一打的纲领和口号。
来源: 搜狐网